古田會議舊址群
古田鎮是中國的革命圣地,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古田這片紅土地上進行過偉大的革命實踐。1929年12月底,被譽為“中國革命里程碑”的古田會議在這里召開。 從古田會議到“新古田會議”,相隔85年召開的兩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在古田這個小鎮高高矗立了我黨我軍歷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漳州谷文昌精神
福建省東山縣,有一個閃光的名字——谷文昌。他一生清正廉潔、擔當作為,以堅定的黨性和溫暖的情懷展現了一名共產黨人的風采;打水井、建水庫抗旱排澇、筑海堤、造鹽田……谷文昌于上世紀50年代帶領東山人民排除萬難,讓昔日風沙肆虐的海島變成風景優美的生態島。習近平總書記稱贊他“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span>
平和長樂老區鄉“八閩***槍”
長樂鄉位于閩粵兩省交界處,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重點老區鄉。1928年3月,以中共平和臨時縣委書記朱積壘為平和暴動總指揮,響應中共中央“八七”會議號召,率領以長樂為主要武裝力量的福建工農革命軍獨立***團舉行武裝暴動,攻占平和縣城九峰鎮,打響了福建農民武裝斗爭***槍。
“千年汀州”長汀縣
長汀歷稱汀州,漢代置縣,自唐開元二十四年置汀州始,成為福建五大州、七閩地、八閩府之一。長汀為全國***的革命老區,是紅軍故鄉、紅色土地、紅旗不倒的地方。長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央蘇區的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紅色小上?!?。
閩西“金三角”武平縣
武平,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是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為黨的革命事業作出過巨大犧牲。同時武平也是全國“林改***縣”,駐地林業發達、森林覆蓋率高,是***和省商品糧基地縣,是***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縣,是"全國生態旅游大縣",素有閩西"金三角"之稱。
紅軍革命精神
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又稱"芝山紅樓",位于芝山南麓的漳州市委機關大院內,建筑為三層磚石結構樓房,原系美國教會辦的尋源中學,建于1924年,紅樓是尋源中學的校長樓。1932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在毛澤東主席率領下,一舉攻克漳州,取得重大勝利。毛主席就住在“紅樓”里,為中國革命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南靖“四嶺”革命遺址
南靖是原中央蘇區縣,擁有仙嶺、十字嶺、科嶺和大嶺等革命舊址,涵蓋上世紀20年代末的蘇維埃運動到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的歷史進程,是具有優良傳統的紅色革命熱土。“四嶺”是蘇區精神的集中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把蘇區精神概括為“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無私奉獻”,這28個字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質的集中體現。
中共閩粵邊特委舊址
1934年5月,中共閩粵邊臨時特委在車本村成立,先后為土地革命斗爭時期紅三團、中共漳州中心縣委、中共靖和浦縣委、中共閩粵邊臨時特委、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駐地之一,也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閩南特委機關駐地之一。1926年,黨組織在烏山這一帶活動,到1934年,逐步建立起烏山革命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烏山成為中共閩粵邊特委、閩南地方黨組織領導下云和詔的革命根據地中心區域。在烏山這塊土地上,留下紅三團、紅九團、獨立營、閩南支隊等紅軍指戰員的足跡。
"毛主席批語之鄉"華安先鋒村
華安縣于1928年置縣,系原中央蘇區縣。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華安是閩西蘇區向外發展的重點區域,是中央蘇區擴展時期的組成部分。華安縣官古村西部主峰五峰山戰壕遺址,這是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天寶大山主戰場時的最關鍵一戰。華安人民為中國革命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
鄉村振興“寧德模式”
福建省寧德市緊盯農業要強、農村要美、農民要富的目標,積極探索實踐“寧德模式”,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寧德市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將生態資源作為后發趕超的重要優勢,優化鄉村生態空間,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回信重要精神,更好地走好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于1927年10月在湖南、江西兩省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創建的***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火,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開辟了新的道路。
“共和國搖籃”瑞金
瑞金位于江西省東南部,是***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蘇區時期黨中央駐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誕生地、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出發地之一、是全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是中國紅色旅游城市。
"中國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是中國的革命圣地。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這里指揮進行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領導進行了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等,這些事件對中國歷史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中心的延安精神,已經成為共產黨人代代相傳的精神支柱。
“新中國從這里走來”西柏坡
西柏坡為我國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A級旅游景區。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解放了全中國,故有“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中國命運定于此村”的美譽。
偉大***毛主席故鄉--韶山
韶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之一、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毛澤東主席的故鄉,既是重要的革命紀念地,全國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享譽中外的景色秀麗的旅游勝地,屬于***風景名勝區。韶山的名字,不僅標注在中國版圖上,更銘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紅色圣地--遵義
遵義紅,“紅得耀眼”。她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和偉大轉折地,是中共***代中央領導集體誕生地。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市召開了***的“遵義會議”。會議成為黨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市也因之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今天的遵義,承載了歷史的厚重,更是名副其實的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文化的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