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今起
重磅推出關于
“古田會議永放光芒”的重頭報道——
今天重磅報道
古田
同時還配發特寫和視頻
01
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在此確立
新型人民軍隊在此定型——
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逶迤蒼茫的社下山,白墻青瓦的古田會議會址莊重古樸,“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大字熠熠生輝。
這里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方。2014年10月30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召開,習近平總書記31日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31日上午他來到古田會議會址前,親切接見與會全體代表,隨后帶領全體中央軍委委員一起參觀會址。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先后7次來到這里,大力倡導和弘揚古田會議精神。
古田鎮,位于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東北部、梅花山南麓。近現代史上,古田是中國重要的革命圣地。1929年12月28日,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在古田召開,即我黨歷史上***的古田會議。會上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領導,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從此,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建黨建軍綱領性文獻古田會議決議,指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重要論斷的《調查工作》……在古田會議紀念館里,一件件文物、一組組數字,重現了黨領導創建新型人民軍隊的崢嶸歲月,昭示著軍隊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則和制度。
走進古田會議會址,布置簡樸莊重的會場、廊柱上戰斗性鮮明的標語……革命前輩探尋革命道路時篳路藍縷、艱辛奮斗的情景,讓前來參觀的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生研修班成員林斐奕和馮燕嬌深受觸動。她們告訴記者:“置身其中,能清晰感知先輩們的奮斗足跡和他們堅守信仰的無窮力量?!?/span>
福建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說,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賦予這支新型人民軍隊強大的軍魂。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90多年前,古田會議從肅清8種錯誤思想破題,人民軍隊由此“浴火重生”,走向“紅旗漫卷”。85年后的2014年,還是這支雄師勁旅,又在這里重聚、思考、接力并走向全新起點,以整風精神解決問題,書寫新的歷史篇章。
“充分發揮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的生命線作用”“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習主席的重要講話和殷切囑托言猶在耳。如今,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已經邁出堅實步伐。
“今天的古田,奏響了紅色圣地、綠色發展的彩色交響曲,圍繞紅色旅游文旅康養試驗區和紅色培訓產業,推動經濟深度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鄙虾伎h委副書記、古田管理中心主任邱偉勤說。
新時代新征程,在古田會議光芒照耀下,讓我們從古田再出發,向著勝利再出發。
02
強軍興軍,從古田再出發(崢嶸歲月)
這8個搪瓷烤制的大字其實是份特殊的“禮物”。1969年11月,它們從福州運到了社下山前的廖氏宗祠。用于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40周年。1929年,在這座四合院式的磚木結構平房里,召開了***的古田會議。
字約3米見方,水泥鋼筋為基,立在了廖氏宗祠背后的山坡前。從那以后,“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大字便與會址一起,定格為世人所熟知的紅色豐碑。
駐足會址前,90多年來的波瀾壯闊卷起萬千思緒——永放光芒的古田會議,留下了怎樣的精神財富?
思想建黨
一面繡著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青團的英文縮寫的旗幟,陳列于古田會議紀念館。
“這是紅軍組織入黨入團宣誓用的旗幟?!眮碜怨盘飼h紀念館的講解員介紹,古田會議之后,紅四軍明確了入黨新條件。
“政治觀念沒有錯誤的(包括階級覺悟)。忠實。有犧牲精神,能積極工作。沒有發洋財的觀念”——這些“以后新分子入黨條件”,就寫在古田會議決議里。
當時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不過8年多,雖朝氣蓬勃,卻也面臨困難的局面。
怎樣使年輕的中國共產黨真正成為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先鋒隊?
事實上,從黨的一大到黨的六大,并未真正解決黨的建設問題。黨的六大確立的黨章***次講了入黨資格,但沒有具體的黨員標準,也沒有涉及思想建設。
破題人是毛澤東。早在井岡山時期,他就曾提出“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問題。古田會議決議更是開宗明義:紅軍第四軍的共產黨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這對于執行黨的正確路線,妨礙極大。若不徹底糾正,則中國偉大革命斗爭給予紅軍第四軍的任務,是必然擔負不起來的。
決議列出了紅四軍黨內的8種錯誤觀點,逐個論述其具體表現、來源及其糾正方法。會議決議所規定的基本原則,集中體現了“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這一獨特的黨的建設道路。這些原則,不但很快在紅四軍中得到貫徹,而且隨后在其他各部分紅軍中也逐步得到實行,對以后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
“古田會議決議標志著毛澤東建黨學說初步形成,也為中國共產黨的黨建理論體系建構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后,為了保持黨的先鋒隊性質,毛澤東不斷強調教育黨員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以更開闊的視野提出如何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等問題?!痹泄仓醒朦h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說。
政治建軍
古田八甲村松蔭堂,是古田會議時紅四軍前委機關和紅四軍政治部所在。松蔭堂一旁的墻壁上,一行大字赫然映入眼簾——政治工作是我們紅軍的生命線。
政治建軍原則的確立,正是自古田會議開始。而對于人民軍隊而言,政治建軍意味著什么?
不妨先看看紅四軍初創時的構成,主要分三部分:一為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及湘東農軍,一為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一為湘南郴、耒、永、宜、資五縣農民。
“打起工農革命軍的旗幟,遠不是建軍問題的主要內容,更談不到建軍任務的完成?!惫盘飼h時任紅四軍***縱隊第二支隊黨代表的粟裕,曾在回憶錄中說:“人民軍隊新創建,成分復雜,戰斗又頻繁,建立一支什么樣的人民軍隊,正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span>
紅軍的性質、宗旨、任務是什么?黨與軍隊是什么關系?“是司令部對外還是政治部對外?”當時的紅四軍內部,有關建軍的系列重大問題,還存在著認識上的分歧和爭論。
這一系列問題經古田會議得到了徹底解決。古田會議決議明確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指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軍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務的工具之一”。決議再次提出紅軍必須擔負起打仗、籌款和做群眾工作這個三位一體的任務;規定了紅軍政治工作和政治機關的重要地位,強調加強紅軍政治工作,特別是加強政治教育。
古田會議決議,從根本上劃清了新型人民軍隊同一切舊式軍隊的界限。羅榮桓元帥后來評價:“紅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以后,我軍要建立一支什么樣的軍隊,就定型了?!?/span>
1985年,曾經參加過古田會議的陳世榘將軍重回古田會議舊址,感慨揮毫:“五十六年一揮間,重返故地到古田。決議指明紅軍路,新征途上志更堅?!?/span>
永放光芒
1929年歲末,大雪后的古田銀裝素裹。古田會議會場內,代表們生火取暖,地板上留下的炭火印記至今可辨。堆堆火光,溫暖的是會場,照亮的是前方。
“會后,決議印發到部隊,大家學習,一起貫徹執行,并從思想上、組織上進行了整頓?!睍r任紅四軍***縱隊參謀長的蕭克曾經回憶:“那時,我們都把決議當作黨課教材,視為紅軍法規,也作為檢查和衡量工作的標準。不久,部隊向武夷山中部及贛南進軍,紀律更好了,內部更團結了,戰斗力提高了?!?/span>
“古田會議決議的學習,實際上是一次群眾性的整風運動?!睍r任紅四軍第二縱隊四支隊十二大隊黨代表的賴傳珠在回憶文章中寫道:“經過學習,干部、戰士的覺悟顯著提高,各種不良傾向逐步克服,部隊呈現了一片新的氣象?!?/span>
會議結束后不久,毛澤東在古田賴坊村協成店的一豆燈火旁,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結尾處描摹革命未來的詩意詠嘆,至今令人心潮澎湃:“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span>
思想之光,穿越時空,歷久彌新。
“緊緊圍繞我軍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軍政治工作,充分發揮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的生命線作用?!?014年10月,中共中央總書記、***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在古田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時,對強軍興軍作出新的政治擘畫,確立了新時代政治建軍的方略。
兩次會議,一脈相承、薪火相傳、精神相通、主旨相同。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從古田再出發。
如今,走在古田鎮的田間地頭,當年的紅色故事仍然傳頌在當地老百姓的口中,也浸潤在他們心里。對他們來說,紅色記憶不只是紀念館展板上的文字和圖片,更是走向美好生活的不竭動力。
031
探訪古田會議會址及舊址群——
尋根溯源,重溫崢嶸歲月(崢嶸歲月)
1929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召開。會前,紅四軍進行政治軍事整訓,為會議作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會后,毛澤東在古田寫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理論上對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作了初步說明。
古田會議的光芒從何來?近日,記者一行走進龍巖連城縣、上杭縣,探訪古田會議召開前后的紅色足跡,重溫黨領導創建新型人民軍隊的崢嶸歲月。
“新泉整訓”——
在農村進行無產階級政黨和新型人民軍隊建設
連城新泉村,榕樹冠如云。村口河邊,有一棵樹齡數百年的大榕樹,枝葉向水伸展,樹蔭能覆百人。
當地人說,紅四軍曾在樹下演講動員,號召工農團結起來,打土豪、分田地。
跨過小河,前委機關舊址望云草室、司令部舊址于溪公祠、工農婦女夜校舊址張家祠、軍民萬人大會臺舊址等保存較好,見證著在農村進行無產階級政黨和新型人民軍隊建設所走過的艱難道路。
龍巖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吳升輝介紹,紅軍到贛南、閩西后,重軍事輕政治、不重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等錯誤思想在黨內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對此,中央政治局聽取陳毅關于紅四軍全面情況的詳細匯報,中共中央發出了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指出對于紅軍中的種種錯誤觀念“堅決以斗爭的態度來肅清”。
1929年11月,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決定召開紅四軍黨的九大。12月上旬,紅四軍進駐連城新泉,開展了政治軍事整訓,史稱“新泉整訓”。其間,毛澤東根據中央來信的精神和紅軍創建以來的經驗,以及對紅四軍狀況的調查,為這次大會主持起草決議案。陳毅參加決議案起草工作,朱德負責軍事整訓。
“前委召開大隊、支隊以上干部聯席會議,士兵、農民等調查會,大家白天搞研究,晚上作總結?!毙氯柤o念館講解員周冬梅說,經過集中整訓,指戰員的政治覺悟不斷提高,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為紅四軍黨的九大召開打下了重要基礎。
如今,站在軍民萬人大會臺舊址前的空闊草坪,似乎仍能感受到紅軍戰士開展訓練的鏗鏘腳步……
古田會議——
會議決議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
“這里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方?!?月16日上午,古田會議會址前,武警龍巖支隊對30余名新上崗紅色講解員開展現場教學。
走在田間地頭,不少古田群眾都能說出當年的革命歷史故事。對他們來說,古田會議精神,不只保留在紀念館里的文字和圖片里,更存在于父輩的記憶里……
當年,大會召開之際,敵人向閩西革命根據地等區域部署了三省“會剿”。為確保會議順利安全,紅四軍移師上杭古田,這里山多地險、易守難攻。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紅四軍黨的九大在當地宗祠改造而成的曙光小學召開,這就是彪炳史冊的古田會議。大會由陳毅主持。會上,毛澤東作政治報告,朱德作軍事報告,陳毅傳達了中央指示信。
各級黨代表、干部代表和士兵代表120多人參加了會議,正值嚴冬,與會代表燒炭取暖。90多年過去,在白墻青瓦的古田會議會址,先輩們探尋革命道路時篳路藍縷、艱苦奮斗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會上,大家統一了思想認識,一致通過大會決議案即***的古田會議決議,中心思想是要用無產階級思想進行軍隊和黨的建設?!痹跁繁眰?,坐落著古田會議紀念館,建館以來共接待國內外觀眾4000多萬人次。館長曾漢輝一邊介紹,一邊帶著記者回顧了決議內容:
在軍隊建設方面,決議指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軍隊必須***服從黨的領導,必須全心全意地為著黨的綱領、路線和政策而奮斗。在黨的建設方面,決議著重強調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性,并從紅四軍黨組織的實際出發,全面地指出了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表現、來源及糾正的辦法。
“古田會議決議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所規定的基本原則,集中體現了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這一獨特的黨的建設的道路?!惫盘飼h精神研究中心負責人林炳玉表示,這些原則,不但很快在紅四軍得到貫徹,隨后在其他各部分紅軍中也逐步得到實行,并對以后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思想
距古田會議會址1公里的賴坊村,1座二層磚木建筑靜靜佇立。這便是協成店,紅四軍司令部設于此樓。古田會議后,毛澤東從古田八甲村前委機關駐地移住于此。
1930年1月,毛澤東在信中指出,那種“全國范圍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爭取群眾后建立政權的理論,是于中國革命的實情不適合的”。通過論述,他實際上提出了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移到農村,在農村地區開展游擊戰爭,深入進行土地革命,建立和發展紅色政權,待條件成熟時再奪取全國政權的關于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思想。新中國成立后,該信收錄于《毛澤東選集》***卷,這就是不朽的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通過艱難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紅軍戰爭和根據地建設的過程中,逐步地解決了大革命失敗以后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當時,毛澤東、朱德領導下的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是全國各革命根據地中力量最強的。10萬閩西兒女參加紅軍——“聽黨話、跟黨走”嵌入閩西人的紅色基因。
“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和發展,為后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對各地區根據地的建設起了鼓舞和示范的作用?!痹谥醒胩K區(閩西)歷史博物館,館長鄧澤村告訴記者,閩西根據地廣泛開展的土地革命,提出分田以鄉為單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原則,無地少地農民生產積極性極為高漲。1929年分配土地后,1930年早稻就獲得了好收成,龍巖、連城的產量比上年增加兩成,上杭、長汀比上年增加一成。在上杭等縣的農村,約20萬畝的土地革命果實始終保留在農民手里,直至全國解放,是閩西革命斗爭“二十年紅旗不倒”的顯著標志之一。
—END—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