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心里裝著人民,從不計較個人得失。1958年一度被調為二把手,他毫無怨言,一如既往地工作?!拔母铩逼陂g,他遭受殘酷批斗,全家被下放到三明地區寧化縣禾口公社紅旗大隊(今石壁鎮紅旗村)當社員。谷文昌 把自己的厄運置之度外,千方百計幫助生產隊發展生產,手不閑、腿不閑、口不閑,使紅旗大隊畝產躍上千斤。群眾看著黃澄澄金燦燦的稻谷滿囤滿倉,把谷文昌親切地稱為“谷滿倉”。1970年7月,谷文昌被任命為隆 陂水庫總指揮,他和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經過一年奮戰,水庫建成了,禾口人民結束了缺水缺電的時代。30多年來,水庫在防洪、抗旱、發電、改變生態環境、群眾飲水等方面,發揮了重大效益,至今人們對他念念 不忘。谷文昌總是滿腔熱忱地對待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人們數不清谷文昌究竟親自接待了多少群眾,幫助了多少有困難的人。但許多鮮活的事例:資助貧困學生,為烈軍屬、五保戶送溫暖,為來訪群眾買車票,為民 工買紅糖熬姜湯,關心水利技術員的婚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1972年,谷文昌在龍溪地區任林業局長。他回到東山,走進造林模范蔡海福的家。從50年代到60年代,蔡海福親手種下的樹不計其數。為護林,他不管 刮風下雨或天寒地凍,整夜打著手電筒在樹林里巡邏。因為護林還得罪了一些人,“文革”中他受到批斗,貧病交加,家人想為他準備一口棺材,卻沒有木板。谷文昌看到多病的蔡海福,心情沉重,帶他到龍溪醫院治病。 1978年蔡海福去世,谷文昌特地關照民政部門為他批了木板,讓這位種了一輩子樹的老模范在壽板中安眠。谷文昌嚴于律己,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1962年東山縣的高考落榜生,絕大多數安排了工作。谷文昌的 大女兒哲惠也未考上大學,卻僅安排為臨時工。谷文昌開導女兒說:“總不能自己安排自己吧!年輕人應該多鍛煉鍛煉?!?964年當谷文昌調離東山時,有關部門提出給哲惠轉成正式職工,一起調到福州。谷文昌說:“省 里調的是我,沒有調女兒,給她轉什么正?”就這樣把一個孩子留在東山,直到1979年才轉為正式工。小女兒哲英,1974年高中剛畢業,谷文昌就讓她到農村插隊鍛煉。谷文昌的二女兒結婚,想讓他批點木材做家具,他嚴 詞拒絕:“我管林業,如果我做一張桌子,下面就會做幾十張、幾百張,我犯小錯誤,下面就會犯大錯誤。當領導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凈,把自己的腰桿挺直!”谷文昌大半輩子與林業打交道,從不沾公家一寸木材。從福 州回到漳州,妻子提出是不是去買點家具?谷文昌買了竹凳、藤椅、石飯桌?!盀槭裁床毁I點木制的?”妻子問他。谷文昌說:“林業局長家一下子添了木制家具,外人會產生誤會,我們也不能寫個聲明貼出去:這是買的?!?他經常教育家屬子女:“要看看老百姓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不能一飽忘百饑??!”
1980年他的兒媳楊小云從師范畢業了,想讓公公出面安排個工作單位。谷文昌說:“還是聽從組織分配吧!”后來小云被分配在市區一所小學校,又想讓他幫助調一調。他說: “不論單位大小,只要努力,在哪里都可以做 出成績?!边@樣,小云在那里一干就是13年。谷文昌一貫嚴格要求自己和家屬子女,不搞特殊,不以權謀私。許多人稱贊他是一位“時刻想著群眾,忘記自己的人”,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于廣大群眾, 一貫地有益于青年,一貫地有益于革命,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非常高尚的人。前人栽樹,福蔭后人。谷文昌把自己的生命注入生生不息的綠樹,融入為人民造福的偉大事業,而在人民群眾中獲得了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