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下旬,毛澤東隨閩西特委由上杭縣城來到蘇家坡繼續領導閩西紅色區域的革命斗爭。
閩西鄉村的冬天,天氣寒冷。一天夜晚,冷風嗖嗖地刮著,山頭上松濤呼嘯,毛澤東與往常一樣提著一盞小馬燈,來到特委工作人員居住的地方查鋪。當毛澤東來到廚房時,炊事員楊冬冬正忙著準備第二天大家的早飯。毛澤東發現她的床鋪上只放著一件田間勞作時防雨用的棕衣,便親切地問楊冬冬:“晚上這么冷,你就蓋這棕衣,能行嗎?”楊冬冬笑了笑回答:“扛一扛也就過去”。毛澤東又問:“暴動時你沒分得棉被?”楊冬冬說;“分了,昨天我的兒子參加了赤衛隊,今天隨隊去執行任務,我把那床被子讓他帶走了?!泵珴蓶|聽到這兒,心中一陣感動,緊緊地握著楊冬冬的手說:“是啊,現在我們的生活還很艱苦,可即使這么困難,人民群眾也還這么熱情地支援紅軍,支持革命斗爭,相信我們的革命事業一定能夠成功!”說完,毛澤東馬上回到自己的房間,抽出床上僅有的兩條毛毯中的一條,匆匆地返回楊冬冬的住房,親手將毛毯交給楊冬冬說:“這條毛毯給你用吧,這比棕衣暖和一些,身體要緊??!”楊冬冬激動得流下了晶瑩的淚花。
后來特委知道了這件事。特地買了一床棉絮給毛澤東添上,以抵御古田的嚴寒。毛主席離開時,把它轉送給當地農民。
解放后,閩西特委委員,楊冬冬的鄰居把這床棉絮捐贈給了古田會議紀念館。如今這件老棉絮在古田會議紀念館的展廳中陳列著,人們仿佛還能從中感受到當年偉人與古田百姓那一幕暖心的場景。
(饒俐 根據原古田會議紀念館工作人員葉冬花文章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