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秋的一天下午,中央紅色醫院院長傅連暲正在醫院給紅軍戰士看病,突然接到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張聞天的緊急電話,一個驚人的消息:毛主席在于都病了,病情非常嚴重,要他親自前往救治。
傅連暲接完電話,馬上收拾好各種急救物品,騎上一匹駿馬就上路了。
當時,傅連暲的身體也很差,患有肺病、胃病和痔瘡,天天都在吃藥。瑞金至于都180華里,別說患了病的人,就是身強力壯的小伙子,長途跋涉也是很辛苦的。然而,傅連暲給毛主席治病心切,他不顧自己騎術不精,也不顧痔瘡痛,騎著馬拼命往前趕,終于在第二天的傍晚趕到了于都毛主席住處。
傅連暲一跳下馬,立刻就到毛主席房間。這時,毛主席躺在一張木床上,額上敷了一條冷毛巾,他的嘴唇干裂了,呼吸很急促,雙頰燒得通紅,顴骨高高地突了出來,整個人比以前瘦多了。傅連暲看了毛主席病成這個樣子,心里感到說不出的難受。他立馬拿出體溫表和聽診器,經試體溫,發現水銀柱一下子升到攝氏41度,傅連暲心里大吃一驚,但他極力控制驚慌,保持鎮靜,細心做好檢查。他戴著聽診器,仔細檢查了毛主席的胸部,背部和腹部,幸好還都正常,就是腹部有點脹。
傅連暲憑自己高超和豐富的醫療經驗,估計有3種可能:肺炎、腸傷寒、惡性瘧疾。他把自己診斷和準備治療方案報告毛主席同意后,便開始醫治。當晚,傅連暲就住在毛主席隔壁間的秘書房間里,便于觀察毛主席。天一亮,傅連暲就來到毛主席床前,幫他測體溫:降了1度。于是他給主席打了一針,又拿出3片奎寧丸,一天分3次服用。
第三天,毛主席的體溫降到39度。第四天早晨,當傅連暲提著藥箱,去到毛主席房間,準備給他檢查身體時,只見毛主席坐在辦公桌前,正在聚精會神地翻閱文件。一測體溫,水銀柱穩穩地停在攝氏37度上,毛主席一場大病轉危為安了!
編輯轉載:古田紅色基因傳承基地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