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閩粵贛三省強敵對閩西進行“會剿”。為粉碎敵人的陰謀,暴動后的才溪進行***次擴軍。年輕人紛紛報名,下才溪銀坑村農民林攀信、王永玉的家中也不平靜了。
林攀信、王永玉生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林金堂原在異地做木匠、打短工;二兒子林金森吹鼓手賺幾個銅錢糊口;老三林金香有病在家。紅軍入閩后,土地革命在才溪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到處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林攀信一家先是發到耕田證,后又發到土地證,夫婦倆心里樂開了花。
不論在土改、支前還是其它活動中,三兄弟都表現得分外積極,老大入了黨,老二老三入了團。鄉里擴紅,弟兄仨自然不會落后??蛇@次名額有限,上級規定一家只能去一個。誰去呢?
“我是老大,出門多,力氣也比你們大,我當然要***去?!绷纸鹛孟劝l制人。
“我今年已經二十了,論個頭不比你矮,論力氣也不比你小,還是讓我先去吧。再說大哥有老婆,又會當家,耕田技術也比我高,留我在家實在不如留你……”林金森話音帶急。
“不成,不成?!边@可急壞了老三林金香。他想到自己個頭最矮,力氣也較差,不由皺起眉頭鼓起嘴。忽然眼珠一轉,計上心頭,說:“大哥是干部,又有老婆,說什么得留下。至于二哥嘛,那就更不能去,爸媽不是為你做好了新床新被嗎,過不久嫂子可要過門啦。我年輕,無牽無掛,又會吹號,參軍當號兵最適合?!?/span>
平時溫柔寡語的老二卻從口袋里掏出一條手帕來,面紅耳赤說,“我們早就商量好了,這是她繡的手帕,你們瞧,她說‘好男當紅軍,革命一條心’”。
三兄弟爭得不可開交,誰也說服不了誰,誰也不肯相讓,于是就到鄉蘇維埃政府講理。鄉蘇主席征求他母親的意見。
“我講不準數,要鄉里批準才有用?!贝认榈哪赣H臉孔浮起微笑,“為了好光景,三個去當紅軍我也一千個同意,一萬個放心??舌l里名額就這么多,要是這次只準一個去的話,那……”她看見三個兒子的臉色從緊張到興奮,又從興奮到緊張,不由得停頓了一下,“鄉里定,哪個合格就哪個優先去吧?!?/span>
幾天后,老二林金森優先當了紅軍,走上前線。但在1930年攻打武平中堡時,他將三顆拉斷了導火索的手榴彈一齊塞進敵堡,然后用背拼命堵住碉堡洞口,用生命換取了碉堡的炸飛……
噩耗傳來,一家人悲痛萬分。老三林金香連夜趕到鄉蘇維埃政府要求參軍。1933年,在江西某地執行任務時,又不幸壯烈犧牲。
老大林金堂得此消息,毅然吻別了妻兒,掛著短馬槍和背包上了前線。后因積勞成疾,不幸于1934年10月在江西瑞金病逝。
林金堂、林金森、林金香三兄弟為革命事業,相繼走上前線,又相繼犧牲在戰場。他們的英雄事跡傳遍了閩西,傳遍了蘇區。為了紀念這三位獻身革命、染血疆場的同胞兄弟,建國后黨和政府為他們合立了塊碑,供后人永遠憑吊。